0%


title:2023.9.11

重启我的博客日志。

不过这次会和之前不一样,我要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而不是为了写日志而写日志。

昨天简单地看了两本书。

《从一线技术到管理》《温州生意小经》

其实当我乐意接受这两本书里面的内容的时候,就说明我用实际行动承认了我被环境所改变。

我变成了小时候的我讨厌的“虚伪的大人”。

说话官腔,答非所问。

不过我现在才明白,其实都是人情世故罢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不过我还是要守住自己良心和道德的底线。不做坑害他人的事情。

说回正题,这两本书让我看到了为人处世的艺术。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当是从大局和未来着手,考虑自己的行动行为。他和不同的人,说不一样的话,照顾不一样的情绪,和不同的人,一起进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与上级沟通的原则:**

1. 把事情做好为出发点和上级沟通
2. 把注意力放在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上

**与上司沟通的要领:**

1. 站在上司角度思考
2. 不要抱怨
3. 多提方案,少提困难
4. 积极聆听

**与下属沟通原则:**

1. 关心下属的角度出发
2.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协助下属解决遇到的困难和帮助他们成长
3. 就事论事,不提旧账

**与下属沟通的要领:**

1. 采用适合下属的语言
2. 尊重下属的人格
3. 换位思考
4. 多聆听

**与平级沟通的原则:**

1. 用宽大的胸怀和平级沟通
2. 助人就是助己

**与平级沟通的要领:**

1. 用感恩的心态对待平级给自己的帮助、建议、批评
2. 体谅他人的难处
3. 平时多建立“情感账户”

**与外部合作单位沟通的原则:**

1. 双赢思维,合作共赢。
2. 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与外部合作单位沟通的要领:**

1. 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对方
2. 用“我们”的心态来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上面这些做起来有些难度,但是想得到什么就得失去什么。

不过这些都是理想情况。现实,大家懂的都懂。

github上好东西真多。

小小写个周总结

这周做了什么事情?

  1. 和小游去了绍兴玩
  2. 交了心理作业
  3. 学了数学的“离散型变量”和“随机变量”的一些知识点
  4. 规划了一下毛概作业
  5. 学了一些编程

其它的好像都不是很重要。

或者说,没有和我的价值观非常地契合。

现在还在养伤病,所以不能动的太厉害。

不过情绪确实稳定多了。

情况比之前也好很多。

还有值得改变地是学习的心态,是获取知识,而不是应付学校的形式。

我想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一个能把注意力和有效思考用对地方的人。

在这样的人眼里,世界只有没出现的问题和等待解决的问题。

他们不会抱怨或者说极少地抱怨,他们会将大多数的努力都用在有效解决问题上。

那再列列问题吧,或者说,能够自我提升、进步的地方。

  1. 情绪的应对习惯还要再慢慢养成,尤其是最疲劳的时候。
  2. 环境的应急习惯,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我总是跟着他们玩游戏。
  3. 编程时的心态,总是太急躁了。
  4. 对小游总是有一些额外的负面情绪 ,这个也要改改。
  5. 把读书的价值观等级提升一下。

一个“自律”的人,会主动远离破坏他好生活的各种不良诱惑。但是当我们避免不了不良诱惑,就得多多duan’lian

我还能说什么呢?

没关系,相信她。

这两天买了台新手机。

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了。

注意坏事倒是很在行啊哈哈哈哈。

随缘吧,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上。

去玩游戏,去学高数,去锻炼,去学习体育知识,去学英语。

说回新手机的事情把。

原来手机屏幕快脱胶了,妈妈重新买了一台新的。

真不错。

因为某些事情,郁闷的好厉害。

姐姐居然说开车送我过去。

嗯。

之前爸妈也答应我去重启找我哥。

嗯。

总是有点感受到言语无法描述的温暖了。

这么多年了。

其实是我在逃避面对亲情和友情。

重新来过吧。

别人5岁就明白的事情我20岁才明白,哈哈。

今天开始记录了一下生活中的时间。

学习13分钟 真不错。看了《学习观》视频,复习一下如何学习。

其他时候在逛街和娱乐。

还有很多碎片时间在边聊天边学习这样子。

这一部分不知道怎么统计。

不过只是单纯统计心流的时长,那那些确实不计数。

回想过去,我扭曲了自己好多的快乐。

不过正是有了这些思考,才有了今天理性的我。

不管怎么说,大部分还真是我自己选的。

但我还是要感谢一切,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滚。

早这样说话不就好了吗。

无语。

注意力多放点在自己身上吧。

现在这里祝每一个读者新年快乐。(虽然我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看就是了)

这既是新年的开始,也是一周的结束。(我个人的一周结束)

写写周总结吧,虽然我都忘了这周大致发生过什么东西,不过还有是一些对于事件体验的小印象的。

这周前半周,我在一种混沌的状态。现在想来,是内心对于努力的渴望和现实中一直游玩的矛盾导致人的郁郁不得志(?这话讲的我自己都想笑是为什么?)

大致总结就是,前半周我处于一种空虚→想要努力→打游戏、刷视频、看漫画→空虚的状态。

后面我想起来我购买的《自律与动力》的课程了。

花了2天的时间边看边做笔记。四五千字的笔记确实有点牛逼的。

现在再仔细回想一下课程,其实总结起来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习惯铸就命运。

我们想要自律想要获得“动力”,就需要多巴胺的指引和葡萄糖提供能量以及各种快乐物质。

其他诸如心理暗示、美好未来的刺激、专注当下、以终为始,都是为了“动力”服务的。

我还有联想比较多的地方就是,我们和某些“聪明人”的差距,会不会是专注和耐心之间的差距,并不是他们真正的聪明。天才也需要通过努力来展现自己的天赋,不是吗?

接着讲讲我实践《自律与动力》里面知识的情况吧。

  1. 重启多巴胺系统,我把电脑上的游戏全卸载了。
  2. 用美好未来的想象促使自己行动。
  3. 察觉自己的消极习惯,并不断改善他们。(转移注意力)
  4. 吃饭就是吃饭,学习就是学习。
  5. 在玩手机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解锁手机。

重启多巴胺系统时,确实有很强烈的戒断反应,因为我不是第一次从生活中剔除游戏了。但是这次我安排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一天的学习下来,我就去洗洗睡了,感觉还不错。

跨年需要陪女朋友所以没有早睡。

我用四级顺利通过告诉自己背单词的收获,用居家贤惠好男人的理想告诉自己做饭洗衣服的美好,用科目一顺利通过告诉自己驾考题目的收获。确实很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了,并且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活动过程。感觉非常的不错,现在我已经会自发的去背单词和刷题目了。

觉察自己的消极习惯,首先要发现自己的想法,这个消极出现的情况多种多样,我经常习惯于想“这件事万一失败……”“ta怎么这样子做事……”“我为什么这样……”

但是这一切都只是出于习惯的臆想,所以当这些情况一出来,我就要去想象美好的事情。用来改变自己的思考习惯。

专注于当下就是心流体验了,这个就不多说了。

在玩手机之前,问问为什么要解锁手机。这个帮助了我很多,让我明显减少了摸手机的次数。

现在的我已经大致上戒除游戏了,虽然不知道回到学校情况又会如何。

但是慢慢加油吧,趁假期把想学的都学习了先。

另外,这周开始我自己的体育训练了。

推力训练一上来就练多了。烦死了啊,不能说消极词语。

这说明我有点忘记科学训练的底层逻辑了,要重新开始复习和做笔记了。

别急,别着急,慢慢来。

虽然现在我的21岁让我很焦虑。

但是为什么要焦虑呢。

努力就行了,别想太多。

成功的人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达成目标上,失败的人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避免出错上。

今天算放纵了一天吗?

今天干了:

  1. 5点半起床给小游拍了日出
  2. 早上背了100个单词和刷了100道题目
  3. 看了10分钟的matlab教学
  4. 忙活帮别人搬书但是别人地址搞错了,就没弄成

后面基本都在摸鱼吧,断断续续学了一点东西。

这两天的深刻体会就是,当你没有事情干的时候,同时你又没有意志力的时候,身体会下意识的选择去刷短视频和刷社交网络。

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为了什么玩手机”来逐渐降低使用手机的频率。

以及规定好每天的任务指标和清单,不至于让身体自动选择。

放下了游戏之后,确实时不时的感觉空虚了。但是多巴胺的刺激度降低了之后,生活的幸福感明显提升了。

所以从前的我玩游戏,很大程度上是累着+没有规划好生活+生活作息紊乱。

没事,不着急,一切都还来得及。

但是20岁依旧无所事事无所成就确实让我有点焦虑。

焦虑,也没什么用吧。哈哈哈哈哈。

最重要的还是要搞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如果总是盯着周围的人各种不同的优秀,只会让自己陷入一次又一次的焦虑之中。

不过说实在的,我好像还是没找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不过先都努力做起来先。经营自媒体、编程学习、体育学习、体育训练。

明天好好写周总结吧。

今天虽然只有大约2个小时的高效时间,但是我很开心,收获很多,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每个道理必须经过自己的深刻实践才能明白其中的深刻内涵。

对了,那个“先想象自己的最终目标,让它给予你动力再立刻去行动,同时专注的体会过程。”真的非常的有用,虽然前提是多巴胺系统的重启。

我的娱乐生活好像逐渐匮乏了。大学的网课就当放松看看把。

2022.12.30日总结

今天干了什么:

  1. 昊然的网课看完了
  2. 刷了一百个单词
  3. 刷了一百道科目一的题目
  4. 学了20分钟matlab
  5. 卸载了游戏
  6. 冥想10分钟
  7. 掉半个牙
  8. 洗了内裤和袜子
  9. 买了菜明天做
  10. 买了饮水机准备开始定时喝水
  11. 做一些规划

收获:

2022.12.21

自律的本质是对注意力的管理。

心流保证了人对一件事情的百分百的投入。

如果不能享受一件事,要么是{难度}太高,要么是{技巧}不够。

难度需要你刚好能做,但是目标又较难以完成。

如何证明事件的难度符合自己的想象?

一个目标和一个及时的正反馈。

例如:一张卷子,先做第一部分,大多数题目都有把握就是一个正反馈。

所以,当一件事我们做不进去,不要急躁,反思是太难了,还是自己技巧不够。

那么对于现在的我,我不想学编程和算法了。

是制定的太难了吗?还是我技巧不够应对当前的目标?

我可以以每一句话,作为自己知识的增长。

不纠结于这个知识点没有搞懂,把它放着,下次来。

我不是不喜欢,我是潜意识的将比赛当作了目标,觉得难度太高,下意识的逃避了学习。

我不能将比赛的结果当作自己的追求。这样会导致价值的变化。

我学编程和算法,只因为我爱编程的感觉,爱思考的感觉罢了。

  • 游戏
    • 只是一个用来恢复内在秩序的工具罢了。
    • 当你打了一天游戏,那是你失控了。

当你躺在床上一天,复盘着自己的所做,会有一种自我内在秩序发展的快乐。

在全神投入之中,你忘了自我,忘了一切。

今天回到家了。

乐清比杭州暖和多了,感觉身体状态都恢复上来一些了。

有点不习惯和不熟的姐姐住同一层楼。

感觉有点离谱。

不管她先。

这几天先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先。

电子阳痿了。

真的什么都不想玩了。

欲望。突然就消失了。

今天在《大众的反叛》里,看到了一个观点:人的生命是可能性的总和。

这个观点还蛮厉害的,仔细想想,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同所谓的可能性作斗争。所谓命运,也不过是一堆可能性罢了。

我们每天的选择,都会影响到我们明日、明年的生活的可能。

我们选择没有收获的时光和体验,那么社会生活的可能性便是把我们推到好吃懒做的结果上。

我们选择规划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会很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或者目标。

ok,今日已经有收获了。去洗澡了。

今日高效时间:27+57+14+60 = 2小时38分钟

码字的时候,还以为码了很久很久,现在一看也就74分钟。果然是码的太快了。

今天从睡醒开始,基本就在学习了。

晚上进行了各种活动。

规划了下周看的书和进行锻炼的方式。

还是有点转不过来。

周总结是日总结的总和和复盘。

不需要那么多,写写重点就好了。

  1. 背单词需要理解单词本身的含义,《理解单词》提上优先日程。
  2. 《大众的反叛》击碎躺平。
  3. 开始规划自己的训练。
  4. 编程的题目不要死磕。
  5. 记录生活支出。
  6. 无法思考的时候,就是疲惫的时候,可以去干点别的事了。不用接着学了。